Linus Carl Pauling


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一生涉猎广泛,在许多科学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是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先驱之一,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5,鲍林和世界知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罗素、约里奥·居里、玻恩等签署了一个宣言,呼吁科学家应共同反对发展毁灭性武器。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曾是当年DNA结构研究竞赛的一员。有科学史学者认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受到了鲍林的影响,而鲍林之所以没有提出双螺旋模型,是因为他在1950年错过了一次在英国举行的重要学术会议,没有能够看到重要的DNA晶体衍射图谱。他既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结晶学家,也是分子生物学家和医学研究者,所以有人称他为“科学怪杰”。

1962年,鲍林和他的博士后Emile Zuckerkandl研究了蛋白质序列变化与进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分子钟概念(Zucherkandl and Pauling, 1962; 1965),由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分子进化。当时对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C等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大量测定和序列分析,提出蛋白质分子某种程度上就是活着的化石,是进化研究很好的素材。由此可见,从1962年才真正开始了序列水平的分析研究,把他们的工作和该时间节点作为生物信息学学科起始是合理的。一不小心,他又成为生物信息学家。

有学者曾挖掘出美国1956年曾召开过生物学中的信息理论研讨会(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in Biology, Tennessee, 1956)并出了本会议论文集(Yockey et al., 1958),由此将其作为生物信息学的发源。编者认为,当时虽然喊出了口号,但也许还没有真正触及生物信息学本质——分子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