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龙江教授团队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表论文
揭示作物拟态遗传机制!
稻田稗草(Echinocloa.spp)在苗期与水稻幼苗极其相似,这是作物拟态现象之一,即著名的瓦维诺夫拟态(Vavilovian mimicry)。樊龙江教授团队与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等课题组合作,利用群体遗传学,对稗草拟态水稻这一有趣现象进行了分子机制解析,发现稗草基因组在拟态过程中,受到了类似于人工驯化的强烈选择。相关研究结果以Genomic evidence of human selection on Vavilovian mimicry为题于近日发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上。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获得好处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拟态进化机制一直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以动物(如蝴蝶)拟态为模型进行研究。动物拟态中存在多种拟态策略,比较著名的包括贝氏拟态(Batesian mimicry)和缪勒拟态(Müllerian mimicry)。贝氏拟态是指可食性(无毒、可口)物种模拟不可食(有毒、不可口)物种,从而欺骗捕食者;缪勒拟态是指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从而减少因捕食者尝试而牺牲部分个体的机会。在蝴蝶中,这两类拟态现象的分子机制已经较为清晰,关键基因均已被克隆。
相对于动物拟态,植物拟态研究报道不多。瓦维诺夫拟态(Vavilovian mimicry)是一种典型的植物拟态,以前苏联著名科学家瓦维诺夫(Nikolai Ivanovich Vavilov)命名,也称之为作物拟态。它是指农田杂草模拟作物,从而躲避农民拔除的现象。杂草是目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谈到杂草控制,现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除草剂。但是化学除草剂在我国上世纪60年代出现之前,农民手工拔除杂草是杂草控制的最重要途径。杂草为了生存,快速进化,模拟作物,使自身在形态上与作物极其相似,从而躲避农民拔除,这就是作物拟态(瓦维诺夫拟态)。作物拟态现象将杂草的“聪明”(适应性进化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1 稻田稗草(Echinocloa crus-galli,右)在苗期拟态水稻(左)情况
瓦维诺夫拟态中,最为著名的案例即为稻田稗草拟态,其在苗期与水稻极其相似(图1)。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我国长江流域收集稻田及其周边稗草(E.crus-galli)328份,进行了苗期拟态表型观察及其基因组重测序。我们首先通过定义拟态指数用来量化拟态程度,即利用4个主要拟态性状(分蘖角、茎基部颜色、茎节性状及叶型)赋予不同权重,给出一个指数值。拟态指数达到8及以上的定义为典型的拟态稗草,拟态指数在2及以下的定义为典型的非拟态稗草(图2)。通过全基因组遗传变异SNP信息进行进化树构建及主成分分析,发现328份稗草材料可明显以分为3个组,根据它们的表型,这3个组分别定义为拟态组、非拟态组及中间类型(图3)。与非拟态稗草组相比,拟态稗草的遗传多态性降低,经历了遗传瓶颈效应。Tajima'D 中性检验显示,拟态稗草基因组中更多的区间具有显著负值,表明稗草在拟态过程中受到了定向选择。进一步群体进化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拟态稗草起源于非拟态稗草,并且是一次起源,大约发生在1000年前后。这个时期处于我国宋朝,正处在人口激增、南方水稻替代麦类作物成为主粮的转型时期。可能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实施精耕细作,稗草则经历了更强的选择压(农民除草),被迫拟态。
图2 稻田稗草拟态指数设置
图3 长江流域稗草材料群体结构。可明显分为拟态(MIC)、非拟态(NMC)及中间类型(MIX)3个亚群体。左图为系统进化树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右图为三个亚群拟态指数分布情况
结合遗传多态性、Tajima’D中性检验及基因组分化Fst分析,我们发现稗草1986个基因在拟态过程中受到选择,其中株型相关基因显著富集。而在87个株型相关同源基因中,植物重力响应相关通路基因富集,包括最为著名的分蘖角控制基因LAZY1。该基因在拟态和非拟态两个群体中显著分化,拟态群体中多态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Tajima'D负值(图4)。
图4 稗草拟态过程中株型相关同源基因(如LAZY1等)受到选择
该项研究首次解析了植物拟态进化分子机制,在进化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作物拟态现象的独特性(即发生在农田环境,人作为拟态三要素中的受骗者),该项研究成果在农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解析农田杂草起源与控制、株型相关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
本实验室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稻与稻田杂草(如杂草稻和稗草)竞争分子机制及其育种利用研究。2017年,我们首次完成了稻田优势稗草种E. crus-galli基因组测序及组装,揭示了稗草与水稻环境适应的化感互作分子机制(Guo et al, 2017,Nature Communications.)。本研究是上述研究的延续,进一步揭示了稗草另外一个重要环境适应机制——拟态的分子遗传基础。
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为叶楚玉副教授(本实验室)、唐伟副研究员(中国水稻所)和博士生吴东亚(本实验室),樊龙江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水稻研究所陆永良研究员、中科院遗传所王永红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Kennth Olsen教授和弗吉尼亚大学Micheal Timko教授共同参与了上述研究。该研究获得了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原文链接: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19-0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