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龙江实验室两项科研成果

列入 “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每年一度的主编评述是对上一年度中国植物科学各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性评述, 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 并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樊龙江实验室两项科研成果有幸列入“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包括作物环状RNA研究及茭白-真菌互作分子机制研究。

非编码环状RNA(circRNA)在动物中已被广泛研究, 但作物(植物)中鲜有报道。樊龙江实验室利用长非编码RNA测序数据在水稻和拟南芥中进行了circRNA鉴定,并揭示了植物circRNA的部分特征。该项工作发表在《New Phytologist》上。该报道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植物中也大规模存在circRNA。

菰(Zizania latifolia)是禾本科稻亚科的物种, 为我国古代主要谷类作物之一, 但其后来被水稻取代。茭白大约是2000年前从野菰经过长期的真菌(Ustilago esculenta)内部寄生驯化而来。樊龙江实验室与中国水稻所合作通过对茭白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在茭白中植物-病菌互作有关的通路里有着广泛分布的基因缺失和突变以及表达水平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 长期持续的内部寄生会对宿主基因组的整体结构和转录组成分的演化过程造成重要的影响。该项工作发表在《Plant Journal》上。评述认为该研究为探讨宿主在病原体长期侵染下基因组的适应性分化提供了难得的遗传材料, 且深入解析这种互作共生分子机理对创新型农业育种利用与植物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